很久沒有動筆寫東西了,坐在桌子前心緒難平,想起在今年一月份和五月份有幸進入到老師的德行家族的課堂進行學習,感觸良多。
一月份的學習因為母親身體的原因,我無法安心,所以體悟不多。而五月份的學習卻正好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煩心的事情,所以感觸是相當的多,記得那次感悟密密麻麻的寫了六張紙,后來因為要將感悟發微信給老師才濃縮成六點,現在我再濃縮一下,好加深印象。
1.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
2.為而不爭,有而不據。
3.感恩。
4.實踐。
5.我能解決多大的問題,我的價值就有多大。
最后這段話最重要,“以后在我的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時,我一定時時提醒自己,首先是接納,然后是感恩,感恩這些問題又磨練了我,讓我離合格的老師的學生又進了一步。”
現在在重復這一段話時,心中羞愧難當,我不遇事還好,一遇事就將這些教導拋到了九霄云外。
隨便舉個例子吧。比如這次黃山心博會,因為一直想聽段曉英老師的課,當我興沖沖地趕到黃山,卻莫名其妙的成了一個管教室的小蘋果,之后的各種忙,各種亂,各種累,就從來沒有正常的睡覺和吃飯,終于在有一天低血糖發作時我的憤怒和郁悶也達到了頂點,忍不住給老師打了一個電話,要求老師給個解釋和安慰。誰知老師太忙,沒空搭理我。我都快氣壞了,把我的郁悶和憤怒跟身邊的每個人都訴說了一遍,但這樣也于事無補呀。最后終于想起了老師說的那句:“凡有發生,必有利于我”。我當時就拼命地想,我能從這事上獲得什么呢?嗯,正好那時候我正在為去不去總部工作而糾結不已,現在可好啦,這種忙亂我無法適應,那我可以不用去總部了。想到這兒,我立馬不再郁悶,欣喜的入睡了。所以這也得感謝老師,讓我學會了轉念。一開完心博會我就象逃也似的奔回了家。
當時做這件事情時我還挺得意,覺得我能把最壞的事情轉變成對自己有利的事,似乎處理得挺好,但是我跟本沒意識到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我并沒有從心里完全的接納,我并沒有想到這是老師來磨練我的,是來讓我成長和進步的,所以心里還是有些怨氣,其實從這事只能說明我還不能夠如水一般的去適應環境,去完全的接納和感恩,既不能忍,還不能化。還有就是遇事沒有大局觀,搞不定就想逃避,不能正視事實。
現在反省這事就只有感恩了,因為不去踐行,又怎么能夠把問題暴露出來呢?感恩現在能在總部工作,能夠時常見到老師,有些問題實在想不明白,也可以馬上請教老師,這與我又是何其有幸啊!
所以說踐行是多么的重要,最重要的是在踐行的過程當中遇到問題處理不了或想不明白時,要趕緊把之前的課堂筆記或自己當時的感悟翻開,好好對照自己的所作所為,看看是不是又出現了偏差,及時調整心態,糾正自己的行為。而且每到一個階段對老師所講的東西,感悟又不一樣,所以說要經常溫習,努力提升自己的涵養和能力。
當然在課堂上還學到了很多很多,比如慈悲、智慧、圓融、心平萬事平等等等等不勝枚舉,而我現在就在用行動來踐行這句“做了就懂”,相信在做的過程中,又會有更多的感悟。
迷時師度,醒時自渡。
目前牢記這句“聽話照做”就好了。